川普如何避免台海戰爭

台灣對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的反應

(SeaPRwire) –   在與中國的往來中,唐納·川普總統在一件事上是對的:他 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在前往拉丁美洲途中於紐約市停留。這與喬·拜登的做法恰恰相反,兩年前拜登允許賴清德的前任蔡英文 一次。與拜登「失言」地說美國將在中國大陸攻擊台灣時保衛台灣不同,川普明確表示他對與中國開戰不感興趣。

如此 值得稱讚。唯一可能將這兩個大國拖入全面衝突的問題就是台灣問題。與台灣統一對中國來說是必須的。唯一的問題是如何統一——一個更強大的中國會有一天對最終的和平統一更有信心,還是會變得更不耐煩而訴諸武力?

簡短的回答是:這取決於台灣當局。賴清德和他的前任蔡英文都來自主張獨立台灣民族認同的民主進步黨。但賴清德,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顯得更危險。賴清德以「反對中國統戰」之名阻止了兩岸民間交流。他 將中國大陸視為「外國敵對勢力」,並概述了17項策略來威脅支持兩岸交流的台灣人民。

賴清德將中國大陸描述為「外國敵對勢力」觸及了北京的底線——台灣從大陸分裂出去。 規定中國在認為所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都已耗盡時將使用武力。那麼中國還有多少耐心呢?

北京和華盛頓都在玩戰略模糊,同時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中國已在島嶼附近 軍事演習,而美國則加強了其沿著從日本、韓國到菲律賓的「第一島鏈」的前沿軍事存在。然而,北京不願說明其統一的最後期限,而華盛頓 是否會在中國大陸發動攻擊時提供台灣軍事協助。

問題在於,由於中國的 及其與衝突區的鄰近,時間不在美國這邊。美國的盟友看起來也不可靠。日本和澳洲都拒絕了美國關於在假設的台海衝突中出兵的請求,強調任何決定都將由其各自政府在當時做出。

如果避免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直接開戰是美國的首要任務,那麼避免與第二大經濟體和另一個核武大國開戰,無疑符合美國的最高國家利益。那麼,川普總統能做些什麼呢?

華盛頓的路線圖

首先,川普總統可以制定一項正式規定,不允許任何台灣領導人在紐約或華盛頓等重要的美國城市進行過境停留。這些過境停留,不像之前在 或 所做的那些,被台灣當局用來測試美國政府對任何態度變化的反應。

其次,他應該控制其下屬的言論。在過去十年中,一些美國將領就中國大陸可能何時攻擊台灣發表了聳人聽聞的言論。例如,空軍將軍邁克·米尼漢在備忘錄中表示他的直覺告訴他,美國將在未來兩年內與中國開戰。這 五角大廈,稱這不代表該部門的觀點。

同樣地,美國戰爭部長彼得·赫格塞斯 稱對台灣的攻擊「迫在眉睫」,並提出了2027年為日期。這些言論與他的前任勞埃德·奧斯汀形成了鮮明對比,奧斯汀在同樣的 稱衝突既非迫在眉睫也非不可避免。

第三,川普總統應該警告賴清德「 」,就像他對前俄羅斯總統兼總理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批評川普外交政策時所做的那樣。還有其他先例。當民進黨領導人陳水扁在2003年呼籲就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進行全民公投時,喬治·W·布希 。

第四,川普總統應該 從台灣撤軍。1972年關於建立中美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確認了從島上撤出所有美國軍隊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而這種訓練真的有用嗎?即使台灣自己對其軍隊的評估也令人沮喪。台灣軍隊被戲稱為「 」。前台灣領導人馬英九曾說,萬一與中國開戰,「首戰即終戰」。

最後,川普總統應該鼓勵現任台灣當局承認北京與台北之間的 ,以啟動兩岸對話。北京 任何分歧都可以在「 」下討論。這是化解台海緊張局勢的最佳方式,事情可以從那裡發展。如果台灣不同意「一個中國」,衝突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會不會發生的問題。

川普總統渴望被銘記為一位和平締造者。他似乎比他的第一個任期擁有更多的權力。他應該利用這些權力來降低海峽的危險。他最不需要的就是向賴清德提供一張他可能會用美國人的鮮血來填補的空白支票。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