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何不斷談論第三任期?

(SeaPRwire) – 憲法明確規定: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不能擁有第三個總統任期。但這並未阻止他及他的盟友。
「我很樂意這麼做,」這位美國總統週一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上飛往日本途中表示,他還聲稱:「我的民調數字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當被追問是否排除第三個任期的可能性時,川普的回答模稜兩可:「我沒有排除嗎?我的意思是,你們得告訴我。」
川普還駁斥了一種理論情境,即他可能在2028年競選副總統,然後透過其競選搭檔辭職重返橢圓形辦公室。「你們會被允許這麼做,但我不會這麼做,」他說。「我認為民眾不會喜歡那樣。那太過於小聰明。那不是——那不會是正確的。」
川普的最新言論是在他的前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之後發表的,班農是川普連任第三任期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他上週表示,有一個「計畫」可以規避明確限制總統任期為兩屆的《第二十二修正案》。「川普將在2028年成為總統,」班農說,「人們應該習慣這一點。」班農沒有透露計畫的細節,只說有「許多不同的替代方案」,並且這條途徑將「在適當的時候」揭示。
無論川普是否真的計畫再次競選總統,違抗憲法,一些觀察家表示,僅僅頻繁地提出這種可能性,本身可能就是一種策略。
讓共和黨保持警惕
首先,持續談論第三任期可能幫助川普試圖維持他對共和黨(GOP)的影響力及權力。
約翰·C·福提爾(John C. Fortier)和諾曼·J·奧恩斯坦(Norman J. Ornstein)表示,第二任期對美國總統而言「並不好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第二十二修正案》「確保了連任總統會成為跛腳鴨,從而導致其他華盛頓機構對該職位的看法減弱。」
儘管他仍然主要得到共和黨領導人的支持,但川普在其第二任期已開始看到黨內的一些反彈。像(喬治亞州共和黨籍)前堅定捍衛者等人物已變得日益獨立,特別是自七月以來,當時專欄作家馬特·K·劉易斯(Matt K. Lewis)撰文稱,川普時代似乎開始走向終結。從川普的到他的,劉易斯寫道,開始考慮誰可能接替他「不再是荒謬地過早」。劉易斯寫道,僅僅任期限制就為其影響力設定了「一個連最阿諛奉承的忠誠者也無法永遠忽視的截止日期」。
The Bulwark的威爾·索默(Will Sommer)也在九月表示,幫助川普登上總統寶座的右翼媒體生態系統,似乎正在「向前看」並「超越」他。
但CNN的布萊克(Blake)建議,川普反覆談論第三任期,有效地阻止了共和黨人「為一個不會包含他的現實做計畫」,特別是其他潛在的。
班農在四月表示,在川普未來政治計畫出爐前,任何直接談論競選活動的行為都可能冒犯並招致共和黨基層的「徹底和完全拒絕」。「川普就是MAGA;MAGA就是川普。」
讓民主黨保持警惕
但將自己保持在焦點位置,也可能幫助川普未來的共和黨(GOP)繼任者。
週一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上與記者們的非正式談話中,川普重申他建議副總統J.D.范斯(J.D. Vance)和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可能是合適的繼任者,但他自己關於第三任期的言論,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他們仍在尋找自己的候選人來團結——為自己的2028年競選制定策略。
轉移注意力
有些人將川普談論第三任期視為一種嘲弄左派的轉移注意力策略。
親川普政治策略師戴夫·卡尼(Dave Carney)告訴《》,「他在民主黨陷入混亂之際激怒對手的能力,是他的最大優勢之一。」「川普擅長讓大家失去平衡、感到不舒服。」
《The View》的聯合主持人稱川普為「」並指責他今年稍早提出超越任期限制留任的說法,是為了轉移人們對其政府高層官員之間洩露訊息引發的。
在《》,資深編輯約翰·凱西(John Casey)寫道,川普的最新言論「都是川普不斷渴望關注和轉移注意力的一部分,他的『看這邊,不要看那邊』」。
凱西認為,當全國「執著於川普第三任期在憲法上的不可能性時,他正希望我們會忽略他已經造成的混亂」,包括政府關門、他的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以及其他緊迫的國內問題。
他是認真的
撇開策略不談,民調顯示,相信川普認真考慮在2028年再次參選,儘管有憲法任期限制。
而且,不該輕視川普否認的說法有其先例。川普在2024年競選期間,多次淡化與備受爭議的保守派計畫Project 2025的關係,但現在許多已開始實現。
曾在川普第一任期接近尾聲時辭職的前川普幕僚艾莉莎·法拉赫·格里芬(Alyssa Farah Griffin),曾在川普的公關團隊工作,她表示,總統的言論應該被認真看待,特別是如果川普圈子裡的「某些人」如班農也附和的話。
「我足夠了解唐納德·川普,相信這不是一個在中期選舉後會成為跛腳鴨的人,」格里芬週一在她也是聯合主持人的節目中表示。「他不會讓重心轉移到J.D.范斯(J.D. Vance)或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身上,而他自己卻逐漸淡出視線。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我覺得這令人擔憂。」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