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懷念亨利·基辛格
(SeaPRwire) – 被一些人視為堅定的美國愛國者,而被其他人視為戰爭分子的亨利·基辛格,在許多地區留下深遠影響。但這位100歲高齡的前美國國務卿,在他可能最具歷史性的外交成功舞台中國——當地對他離世的新聞報導都表達出深切哀悼。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台將基辛格稱為「傳奇外交家」,強調他在冷戰高峰期建立中美關係的重要作用。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X上發文表示,基辛格的離世對兩國及全球都是重大損失,他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作為一位最親密的老朋友。
「老朋友」一詞在中國具有很深意義,習近平主席也曾在基辛格今年7月最後一次訪問中使用此詞稱呼他。「中美關係將永遠與亨利·基辛格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習近平表示。周四,習近平向白宮發去個人哀悼,根據中國外交部的消息。
從冷戰對手到朋友
早在尼克森於1969年初入主白宮前,他就已對修復與中國的關係感興趣,利用蘇聯同中國的裂痕進一步遏制他在冷戰中的主要對手莫斯科。到1970年底,尼克森和他最初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後來兼任國務卿)已開始加緊與「大帥」毛澤東建立聯繫的工作。但像美國入侵柬埔寨等因素也妨礙了雙方對話的推進。
基辛格的努力倚賴巴基斯坦作為中間人——但他也嘗試過羅馬尼亞和中國駐巴黎大使館的共同聯繫人——在1970年12月,他通過巴基斯坦總統亞希亞·汗告知周恩來,尼克森總統的特使將受到北京熱烈歡迎。
1971年春兩國都進行重要信號,尼克森公開表示有意訪問中國,兩國也交流了乒乓球運動員,被稱為「乒乓外交」。同年7月,基辛格秘密前往北京進行首次有意義的會談,與周恩來討論解決兩國在韓戰、越戰等多年來的分歧。
與今天一樣,台灣問題是基辛格必須巧妙處理,且任務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此的灼熱議題。台灣實際上在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從中國分裂,主導台灣的蔣介石一直執政至1975年去世,台灣也駐有數千美軍。儘管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該島在清朝時期人口稀少,1895至1945年間更是日本殖民地,但其主權問題一直被視為紅線。
基辛格雖拒絕周恩來堅持「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但仍表示「我們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個中國,一個台灣』的解決方案。」此言一出,周恩來首次表示對中美修好抱持樂觀:「兩國建交的前景看起來很有希望。」基辛格回應說,預計北京和華盛頓將在尼克森第二任期初「解決外交關係問題」。
這對毛澤東足以同意理查·尼克森1972年歷史性訪問中國,為兩國建立「默契聯盟」,取代過去20多年的對立。在中國,尼克森同意了上海公報,美國正式「確認」「無論在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儘管中共常將「確認」誤解為「接受」。)然而,降級與台灣的關係對共和黨來說太具爭議,尼克森1974年下台,繼任者傑拉爾德·福特政治上也處於弱勢,直到1979年1月美國才正式同北京建交。
對中國來說,這一切都改變了。幾個星期後,當時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飛赴華盛頓。修復與美國的關係成為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市場化經濟自由化的基石——這項改革一直面臨中共內部強硬派的重重阻力。鄧小平賭上了這次訪問,並毫不吝惜地參觀了亞特蘭大的可口可樂總部、西雅圖的波音公司,甚至在德克薩斯州的牛仔競技表演中大顯身手。即便在他踏上美國土地前,鄧小平就在飛機上表示:「回望過去,我們發現所有與美國站在一起的國家都富裕起來了,而所有反對美國的國家都一直貧困。我們將與美國站在一起。」
崛起的超級大國
中國今天是否仍「與美國站在一起」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鄧小平訪問激發的繁榮無庸置疑。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起飛,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內部,根據世界銀行數據,近8億中國人擺脫極度貧困。中國預計將貢獻未來5年全球GDP增長的22.6%,兩倍於美國,並成為多數國家的第一貿易夥伴。
同時,美中在過去也面臨過困難,尤其是1989年六四事件和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但近年來,中國在西藏和新疆地區對藏族和維吾爾穆斯林的鎮壓,以及香港半自治權利的削弱,都成為日益尖銳的爭議議題——這些問題在當初中美緩和的冷戰基礎消失後變得更為突出。
總之,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緩和一直根植於共同對抗蘇聯,而不是互相欣賞。美國願意同北京接觸,希望中國能改革開放和民主化。但後者從未實現。台灣問題,就像半個多世紀前基辛格同周恩來坐下來時一樣,仍是最易爆發的議題,拜登總統四次承諾捍衛台灣免受中國侵略。習近平則有其他打算。他在本月初訪問舊金山時表示:「中國統一是必然,這是不可阻擋的。」
基辛格一直擔心的就是事情可能走向的最壞結局——他奠定的偉大成就可能會迅速崩潰。「我認為軍事衝突很可能發生。」他在6月時在接受其中一段最後的採訪中說。「兩國關係的當前軌跡必須改變。」這就是那位開創一切的人的擔憂。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實時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90個國家350萬台財經用戶終端。SeaPRwire支持英語、韓語、日語、阿拉伯語、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越南語、泰語、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語、德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的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