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露:John & Yoko 深入探索約翰藍儂披頭四解散後與小野洋子的生活 “`
Here is the translation:
“`xml
(SeaPRwire) – 一部關於 的新紀錄片深入探討了這對夫婦的故事,記錄了他們在 1970 年代初共同演出的一場表演。
將於 4 月 11 日上映的 One to One: John & Yoko 聚焦於約翰·列儂在 與小野洋子合作演出的唯一一場完整音樂會。在他們 1972 年 8 月 30 日的演出中——為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籌集了約 150 萬美元——觀眾舉起鈴鼓,並與藝術家們一起登上舞台進行他們的
在音樂會舉行之時,美國正深陷越南戰爭,美國人民的反戰運動日益高漲,該影片以音樂會為起點,探討了列儂如何利用他的平台產生積極影響並呼籲和平。 導演凱文·麥克唐納 (Kevin MacDonald) 利用修復後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表演片段製作了這部電影,列儂和小野洋子的兒子肖恩·列儂 (Sean Lennon) 允許他使用這位搖滾明星在 1970 年代錄製的數小時的電話對話。
這對夫婦不僅倡導激進的政治行動主義,還倡導激進的愛。《TIME》雜誌採訪了肖恩·列儂,談論了他父母的愛情故事、他對 45 年前被殺害的父親的記憶(當時他只有五歲)以及這部紀錄片對 2025 年的重要教訓。
約翰和小野的民謠
在「One-to-One」演唱會之時,約翰·列儂與 結婚已有三年。他們住在格林威治村——睡在一張由教堂長椅製成的床上——並且他們最近發行了一張專輯,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小野是列儂政治覺醒的重要組成部分。 1969 年,兩人因「床上靜坐」而受到廣泛關注,他們在床上待了一個星期,進行了一場戲劇性的反戰抗議。
在影片中的一次採訪中,列儂在談到小野對他的影響時說:「我開始醒悟了。」
One to One 充滿了這位英國搖滾歌手的名言警句,例如,正如他告訴一位採訪者:「與其審視自己,不如高喊革命和『人民的權力』來得容易。”
影片中包含的錄音片段顯示,列儂夢想在 1972 年進行一次「解放人民」巡迴演出,在每次演出的城市中,他都會付費釋放囚犯,最後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在邁阿密結束。
雖然巡迴演出從未實現,但他的想法是如此激進,以至於尼克松總統試圖將他驅逐出境,並且他成為 FBI 監視的對象。 肖恩·列儂告訴《TIME》雜誌,列儂開始竊聽自己的電話,「以防 FBI 指控他犯了什麼罪」。
關於小野洋子拆散披頭四樂隊的厭女觀點
正如 One to One 所示,約翰參加的集會中,其中一個是與小野一起參加的女性主義者集會。 她經常被指責為拆散披頭四樂隊的罪魁禍首,在紀錄片中,他坐在她旁邊,聽她坦白「女性有多艱難」、她因與這位搖滾明星結婚而受到的仇恨,以及不斷告訴她停止創作激進藝術的人。
「我母親是某種拆散披頭四樂隊的惡棍的神話已經過時了——很少有人會看這部電影並堅持這一點,」列儂說。 「我認為人們意識到她遠不止於此。她不是一個惡棍。她只是一位愛上音樂家的藝術家。」
列儂說,認為他現在 92 歲的母親獨自拆散了披頭四樂隊的想法中,存在著大量的厭女情結。
他說:「如果她是一個安靜、花瓶式的女人,也許社會更容易接受她,」「但她不是那樣的。 她是一位非常堅強、有智慧、有力量、獨立的藝術家。」
約翰·列儂的遺產
列儂的生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截斷了。 1980 年 12 月 8 日,他在曼哈頓上西區的獨家達科他公寓大樓外 遭到 ,年僅 40 歲。
肖恩·列儂在父親去世時只有五歲,但他 ,向他展示了如何游泳、製作紙飛機,以及教他鋼琴和吉他課程。
他說:「我成為一名音樂家是因為我想念他,」「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把音樂和我的父親聯繫在一起,所以演奏音樂讓我感覺我和他有聯繫。 我開始全神貫注地彈鋼琴和學習吉他,因為我父親本該在的地方出現了空白。」
他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引起成長於社群媒體的一代電影觀眾的共鳴。 他說,他的父母「在某種程度上是第一個 和社群媒體名人」。 「他們一直拍攝自己,發明了像『給和平一個機會』和『床上和平』這樣的小口號來傳播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政治信息。 約翰和小野是最早使用迷因的名人,儘管當時它們還不叫迷因。”
他們的訊息在五十年後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我不認為我的父母曾經想像過我們仍然會深陷多場外國戰爭,這真的很可悲,」列儂說。 「我絕對贊同這樣一種觀點,即如果我們無法停止互相殘殺,我們將永遠無法到達星星或居住在另一個太陽系。」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