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病毒式爆紅動物的一年 “`

(SeaPRwire) –   姆登。這是全球數百萬人所熟知的名字。她是最受關注、最無爭議的名人。她水嫩的皮膚、令人稱羨的嬉戲享樂生活方式、極易製成迷因的臉龐,都使她成為網路上的偶像。她也是……一隻河馬。

可愛的生物爆紅並非新鮮事。七年前,辛辛那提動物園希望《時代》雜誌將其評選為年度人物——或者說,年度動物?

但2024年似乎達到了狂熱迷戀的另一層次。

來自泰國的圓滾滾小河馬——7月出生,名字大約翻譯成「彈跳豬肉」——或許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了。「不論是在線上或親自觀察動物,在許多方面都具有療癒作用,」華盛頓大學榮譽心理學教授大衛·巴拉什告訴《時代》雜誌。他說,牠們可以提供令人安心的轉移注意力,「當許多人因世界局勢而感到沮喪時」。

姆登確實讓人分心了。

一開始只是將牠的照片和影片發佈到考科野生動物園的社群媒體平台上,很快就演變成全球最新的當紅人物。社群媒體使用者迷戀著牠每一次長牙、翻滾和幼兒行為的新紀錄,而該動物園的Facebook、Instagram、X(前身為Twitter)和TikTok帳戶的追蹤者人數也急劇增加。

姆登激發了粉絲藝術、商品,甚至是彩妝潮流。動物園的遊客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促使動物園採取新的措施來保護姆登的安全,並限制參觀時間。(甚至還為牠最忠實的粉絲設立了一個可以全天候觀看牠的直播頻道。)

澳洲科廷大學媒體社會學家李瑾認為,姆登最初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廣泛的共鳴,是因為她與飼養員的關係看起來很真實,而不是為了點擊率而刻意安排或製造的。「他花了很長時間和她在一起,然後他就開始發佈關於她的貼文,」李說,人們渴望這樣的真實性。

姆登的影響力已擴及全球:她出現在Photoshop作品中、成為美國勞工部的勞工節海報女郎,9月甚至在《周六夜現場》中被惡搞。11月,泰國最大的音樂公司之一GMM製作了一首以四種不同語言——泰語、英語、中文和日語——為姆登創作的輕快主題曲,在YouTube上的總播放量已達數十萬次。

埃塞克斯大學數位媒體研究員托尼·森普森告訴《時代》雜誌,他將數位病毒式傳播定義為「情感傳染」。換句話說,讓你產生感覺的貼文往往比純粹的資訊性貼文更容易傳播。「像憤怒和挫折等負面情緒也很容易傳播,」他補充道。「但或許人們有時需要逃避這些情緒。」

「我認為今年的情況可能略有不同,因為有很多令人沮喪的新聞,」森普森說。「當然,在我的社交網絡上,由於令人沮喪的政治局勢和戰爭,負面貼文有所增加,而我最受歡迎的貼文卻是一隻小鳥從我的窗戶向內窺視。」

因此,姆登並不是今年唯一吸引全球關注的動物,這也就不足為奇了。一群可愛的動物加入了她在網路上的聚光燈下——從樹懶到貓頭鷹,再到小狗、小貓,甚至還有蘇格蘭10月出生的小河馬,一隻姆登的同類。名單還在繼續,但這些社群媒體紅人們似乎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們似乎喜歡將擬人化的特質和情感歸於牠們。

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創造了Kindchenschema(幼態持續)的概念,用來描述人類對使生物看起來很可愛的面部和身體特徵的喜好——大眼睛、凸出的臉頰、笨拙的步態——並引發人們想要照顧和保護牠們的慾望。最受歡迎的姆登貼文通常都圍繞著將她比作幼兒,從喝奶到玩耍到睡覺。有一篇貼文甚至聲稱她把一片樹葉放在鼻子上當作安撫奶嘴。

巴拉什警告說,擬人化有時會誤讀動物實際上的經歷。但他認為,姆登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她被認為的親切感,這不一定是壞事——而且並不總是錯誤的。「幸運的是,」他說,「動物行為學家越來越願意承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許多動物與人類共享廣泛的心智狀態。」

也許我們都可能需要自己的情緒支援樹葉。或者也許姆登本身就是這樣。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