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TN:彭麗媛呼籲澳門學生擁抱中華文化,為國家發展貢獻
(SeaPRwire) – 北京,2024年12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周四參觀澳門博物館期間,鼓勵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學生加深對中華文化歷史的了解,並參與區域和國家發展。
彭麗媛在博物館與學生交談後表示:「我希望你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文化歷史,好好學習,用知識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家園,讓澳門更加美好。」
參觀期間,彭麗媛欣賞了文物,深入了解了澳門的歷史演變以及中西建築、產業和文化生活的融合。她還參加了一項製作杏仁餅(當地美食)的活動,並與擅長瓷磚繪畫和木雕的工匠互動。
彭麗媛陪同習近平到澳門參加澳門回歸中國25周年慶祝活動。
過去25年來,澳門憑藉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利用其地理優勢,推動中華傳統文化,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
澳門目前至少擁有1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粵劇、粵謳(說唱)、涼茶製作和醉龍節,反映出中華傳統文化在該地區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倡議通過方便學生參觀西安星海紀念館和葉挺將軍故居等地,幫助在年輕一代中培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愛國情操。
此外,過去幾年,特區積極加強澳門學生與內地學生的文化交流,為澳門學生更好地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12月,約170名來自澳門的小學和中學生參加了在澳門科學館舉辦的「天宮課堂」太空教育項目,該項目與中國空間站相連。活動期間,他們有機會與航天員互動。
自2005年成立以來,「香港和澳門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已讓來自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數千名青年參與其中。2023年,來自澳門和香港的學生參觀了雄安新區,並在中關村北京香港澳門青年創新中心就創業和就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除了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外,澳門還戰略性地利用其地理優勢,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
東臨太平洋的澳門,被譽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發展成為中國與西方之間充滿活力的文化交流中心。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下,由澳門城市大學和葡萄牙埃武拉大學聯合成立的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聯合實驗室,於2020年9月獲得中國科技部的資助。
該聯合實驗室作為國家級戰略科技創新平台,設在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大學。
迄今為止,該實驗室已作為中國、葡萄牙及其他「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之間的橋樑,推動中國文化敘事,增強文化自信,並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保護文化遺產。
更多信息,請點擊: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