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將「Antifa」定為恐怖組織:其命令如何定義該團體

US-POLITICS-ALT-RIGHT-RALLY

(SeaPRwire) –   唐納·川普總統於週一晚間簽署的一項新命令中,正式將「Antifa」指定為國內恐怖組織。

該命令代表了川普政府迄今為止對該組織最全面的定義,並提供了一些關於政府將如何起訴與該組織相關人士的見解。

該命令指出:「Antifa 是一個軍國主義、無政府主義的實體,它明確要求推翻美國政府、執法當局及我們的法律體系。它利用非法手段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並實施一場暴力和恐怖主義行動,以實現這些目標。」

川普的行政命令稱,Antifa 的行動包括「與執法部門武裝對峙、有組織的暴動、對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 和其他執法人員的暴力襲擊,以及例行性地揭露(肉搜)政治人物和活動家的個人資訊,以及其他威脅」。

該命令指示政府機構「調查、擾亂並瓦解」Antifa 執行的「任何及所有非法行動」。

但美國沒有關於國內恐怖主義的現行法律,而且該命令範圍似乎足夠廣泛,可能被用來針對廣泛的抗議運動。由於 Antifa 定義不清且缺乏組織結構,該命令將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尚不清楚。

Antifa,即「反法西斯」的簡稱,是一個高度去中心化的運動,缺乏明確的領導層。它通常包含政治上傾向極左翼的人士。與與新納粹主義相關的極右翼白人至上主義國內團體不同,Antifa 不像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體那樣組織起來,也沒有指定的結構。一般來說,Antifa 指的是那些反對法西斯主義和極右翼新納粹意識形態的人,他們的根源可追溯到20世紀歐洲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

此前,川普曾下令打擊左翼團體,以回應右翼活動家 Charlie Kirk 被謀殺事件,儘管謀殺案嫌犯 Tyler Robinson 的動機。

川普曾於提出了將「Antifa」貼上恐怖組織標籤的想法,並於週三再次提出這個想法,當時他表示他將「將 ANTIFA,一個病態、危險、激進的左翼災難,指定為一個主要恐怖組織」,並表示資助 Antifa 的組織應受到合法調查。

Antifa 運動在2017年於查洛茨維爾發生的事件之後聲名鵲起,該事件導致白人民族主義者與反抗議者之間發生暴力衝突。

「我認為特別是考慮到 Antifa 的出現,如果你看看那裡發生了什麼,你知道,另一邊也有一些非常壞的傢伙,」川普在他第一個任期內,在集會結束後說道,當時他談及在查洛茨維爾對抗新納粹和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反法西斯主義者。

在2020年5月事件之後,以及隨後席捲全國的 Black Lives Matter 抗議活動中,川普繼續攻擊 Antifa。在這些抗議活動之後,川普提出了「將 ANTIFA 指定為恐怖組織」的想法。

回到2020年,當時指出,雖然存在指定外國恐怖組織的法律程序,但對於國內恐怖組織沒有相同的選項,而且這項法律並未改變。

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 的 Faiza Patel 告訴:「國務卿有權指定外國恐怖組織,但沒有平行權力來指定(一個)國內恐怖組織。」

批評人士表示,川普的行政命令缺乏法律依據,並可能侵犯公民的言論自由(第一修正案)權利,包括抗議和異議的權利。

自由主義智庫 Cato Institute 的高級研究員 Patrick G. Eddington 稱,川普的行政命令「在多個層面上都是愚蠢的」。

他說:「一個想法可以被指定為一個組織的觀念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沒有任何憲法條款或法規賦予任何總統將國內公民社會組織指定為『國內恐怖組織』的權力是另一個。」

民主黨國會議員 Bennie Thompson,一位明尼蘇達州眾議員,同時是 Homeland Security committee 的資深成員,他寫道,川普的命令旨在「允許川普政府壓制異議,調查任何——或任何團體——他們不喜歡的人,懲罰他們的敵人,並可能將他們想要的任何美國人貼上恐怖分子的標籤。」

儘管如此,川普的新聞秘書 Karoline Leavitt 指出,在 Kirk 刺殺案中,Robinson 所用子彈上刻的多條訊息之一,就帶有反法西斯訊息——「嘿,法西斯主義者!接招!」

Leavitt 在週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總統競選時的承諾之一,因為我們看到全國各地 Antifa 激進分子所實施的暴力行為有所增加,這些人認同這個團體。不幸的是,許多傳統媒體對此普遍沒有報導。」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