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泰勒絲一個歌舞女郎的人生時,關於伊莉莎白·泰勒你該知道什麼
(SeaPRwire) – 的第12張錄音室專輯《The Life of a Showgirl》中的第二首歌曲以命名。
身為最迷人的流行歌星之一,引用好萊塢最具魅力的演員之一,這並不令人意外。這也不是她第一次提及這位影星。《Entertainment Weekly》提及她的熱門歌曲《Ready for It?》中有一句歌詞「Burton to this Taylor」,指的是這位影星的摯愛之一,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
史薇芙特(Swift)在《Elizabeth Taylor》中再次提及泰勒(Taylor),這首歌似乎是獻給她的未婚夫,她唱道:「你覺得這是永遠嗎?」
史薇芙特唱道:「當你在Plaza Athénée打電話給我時,波托菲諾(Portofino)的景色在我腦海中。」波托菲諾在泰勒心中佔有特殊地位——波頓在那裡對她。
泰勒的精神貫穿整首歌曲。史薇芙特唱道,如果她的愛情故事終結,「我會哭出紫羅蘭色的眼睛」,這正是這位女演員著名的眼睛描述方式。隨後,史薇芙特藉由提及泰勒的香水「White Diamonds」來鞏固她的愛。
「我所有的白鑽和愛人都會是永恆的。」史薇芙特唱道:「你永遠只能屬於我。」
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童星出身,憑藉《Butterfield 8》於196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並於1967年憑《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再次獲獎。
TIME前影評人李察·柯利斯(Richard Corliss)在她2011年的文章中寫道:「她通常扮演一個有常識且充滿不凡熱情的女性。在每個角色中,她都為創意之旅找到了起點,那是現代女性氣質、或說早期女性主義,與永恆明星特質的交會處。」

她於1949年登上TIME雜誌封面,當時她是MGM studio最大的明星。在該人物專訪中,她透露她想暫停扮演迷人角色:「當伊莉莎白談論她在電影界的未來時,她的眼睛閃爍著藍寶石般的光芒。『我真正想演的,』她興奮地喘息著說,『是一個怪物——一個潑婦。』」
在銀幕之外,她的個人生活跌宕起伏,經歷了八次婚姻和七次離婚。作為一位慈善家,她協助創立了American Foundation for ,並為其他疾病患者籌集了約1億美元。儘管如此,她始終保持著她的魅力。正如柯利斯在她訃告中寫道:「她身患多種疾病,包括皮膚癌、(良性)腦瘤、髖部和背部損傷,但始終是一位不倦的倡導者。她於2005年說:『我現在需要坐輪椅行動,但我還是會行動。』這位名媛也是一位堅強的女性。」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