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 of Guinness 背後的真實故事
(SeaPRwire) – House of Guinness 將於 9 月 25 日在 Netflix 上線,深入探討愛爾蘭標誌性啤酒品牌背後醞釀的家族戲劇。
這部八集影集講述了 Guinness 啤酒廠的大家長 Benjamin(曾是愛爾蘭最富有的人)在 1868 年去世後,他的四個成年子女如何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衝突中,經營這家受歡迎的啤酒廠和家族產業。Guinness 家族的描述是基於執行製作人 Ivana Lowell 回憶的家族流傳故事。
以下是啟發 House of Guinness 的真實歷史。
Guinness 如何融入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緊張關係
在劇中 Benjamin Guinness 的葬禮上,一位頌詞者說道:「如果有人能將這座偉大城市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團結在一起,那就是這個人。」這句話具有諷刺意味,因為它出現在一段人們向他的棺材投擲瓶子的蒙太奇畫面之後。在整個劇集中,愛爾蘭天主教徒情緒激動,參與抗議活動,指責新教徒家族與英國人勾結。該家族的一些慈善事業旨在緩和城市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緊張關係。
在 1860 年代,愛爾蘭被以新教徒為主的英國人佔領,該國的天主教徒人口面臨歧視。Guinness 家族是新教徒,Guinness 啤酒在愛爾蘭釀造,但在英國裝瓶。
「大家長 Benjamin 是都柏林的保守黨國會議員,他一貫投票贊成愛爾蘭成為英國的一部分,」House of Guinness 和 . 的創作者 Steven Knight 說道。
Guinness 家族「非常親英,」《Guinness: The 250 Year Quest for the Perfect Pint》的作者 Bill Yenne 說道。「富有的商業家族與英國的聯繫比與愛爾蘭大部分地區的聯繫更多。」許多 Guinness 家族成員居住在英國,並擁有英國貴族的頭銜,有些人甚至成為新教神職人員。「他們非常忠於王室。」
關於芬尼亞人的須知
劇中,已故 Benjamin Guinness 的第三個兒子 Edward Cecil Guinness (Louis Partridge) 在他父親去世後接管了啤酒廠的運營,他試圖與代表芬尼亞人 (Fenians) 的 Ellen Cochrane (Niamh McCormack) 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芬尼亞人是愛爾蘭的一個革命運動,源於 1840 年代和 1850 年代的馬鈴薯饑荒。它是 IRA 的前身,IRA 是 20 世紀在愛爾蘭和英國公共場所放置炸彈而聞名的恐怖組織。
Knight 表示,Edward 的姿態是伸出橄欖枝以安撫潛在對手的一般努力的一部分。
「芬尼亞人可能曾有對 Guinness 家族做壞事的圖謀,」Yenne 說道。確實,Knight 表示 Guinness 家族聲稱,在 Benjamin Guinness 去世前,Guinness 啤酒廠曾擔心芬尼亞人和縱火犯的襲擊。
芬尼亞人「想要徹底擺脫英國人,」關於芬尼亞人的書籍《When the Irish Invaded Canada: The Incredible True Story of the Civil War Veterans Who Fought for Ireland’s Freedom》的作者 Christopher Klein 說道。
劇中 Ellen 的叛逆兄弟被捕並送往美國的情節點,靈感來自「古巴五人組」(Cuba Five),這是一群從英國監獄獲釋並送往美國的愛爾蘭叛亂分子。根據 Knight 的說法,英國政府希望美國政府採取更多行動打擊紐約市和波士頓的芬尼亞運動,但美國政客不願失去天主教選票。英國人釋放了一些都柏林的芬尼亞囚犯,並允許他們前往美國,以期與天主教選民建立良好關係,希望美國政府能打擊試圖入侵加拿大的愛爾蘭人。
沒錯,你沒看錯。愛爾蘭人確實在 1860 年代和 1870 年代試圖入侵加拿大—五次。「當時的整個想法是,加拿大是英國領土,他們會試圖,本質上是為了愛爾蘭獨立而勒索加拿大,不出所料,這並沒有發生,」Klein 說道。
在美國的愛爾蘭僑民中的移民會籌集資金,購買槍枝,並將它們運往愛爾蘭,為發動革命做準備。
「有一些愛爾蘭流亡者在美國內戰中作戰,並將其視為他們真正想在愛爾蘭發動革命的訓練場,」Klein 說道。「所以到了 1865 年和 1866 年,你確實有一些美國內戰的老兵試圖潛回愛爾蘭,試圖參與那裡的下一次革命。」
至於劇中 Edward 與 Cochrane 的戀情,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曾發生過,但 Knight 認為這是為了最大化娛樂價值的合理下一步。正如他所說:「這是我虛構的,但沒人能證明他沒有。」
該劇以一個懸念結尾,Edward 的兄弟 Arthur (Anthony Boyle) 在競選國會議員時遭到暗殺,但觀眾沒有看到 Arthur 是生是死。真實的 Arthur 後來活了下來,在國會代表啤酒廠的利益一年,並於 1915 年去世。Knight 表示,該劇與其說是關於 Guinness 的成功之路—因為在該劇設定的時期,它已經非常受歡迎了—不如說更多是關於這個家族如何應對周圍的戲劇性事件:「觀眾都知道 Guinness 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都知道,因為 Guinness 現在仍然存在。所以,這不是一個關於他們是否會獲勝的懸念。這是一個關於他們如何生存的懸念?」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